2016-06-09

法會講題 福德與功德天道說 講題綱要 悟見編整

法會講題 福德與功德天道說 講題綱要 悟見編整(請前賢們,觀看悟見老兄的視頻講座講解,更能瞭解真意。)

一、福德和功德之不同

其實那只是名詞不一樣,實際上是一樣的善德,都是善德,
但是對求道的人,靈性可回理天,這個善德就被稱為功德,因為回理天成仙做佛,福報無限量,就被稱為功德。

如果沒有求道,仍在氣數輪迴中,這個善德,就隨著氣數輪迴而落入有限的福報,這種有限的福報,就被稱為福德。
福德有限,功德是無限,是這樣來的,所以有求道和沒有求道,差很大啊!

二、六祖之福德功德說

韋刺史問曰: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,
帝問云:朕一生造寺度僧,布施設齋,有何功德?
達摩言:實無功德。
弟子未達此理,願和尚為說。

惠能大師曰:實無功德。勿疑先聖之言。武帝心邪,不知正法,造寺度僧,布施設齋,名為求福,不可將福便為功德。功德在法身中,不在修福。

師又曰:見性是功,平等是德。念念無滯,常見本性,真實妙用,名為功德。
又曰:內心謙下是功,外行於禮是德。自性建立萬法是功,心體離念是德。不離自性是功,應用無染是德。

若覓功德法身,但依此作,是真功德。若修功德之人,心即不輕,常行普敬。心常輕人,吾我不斷,即自無功。自性虛妄不實,即自無德,為吾我自大,常輕一切故。

善知識,念念無間是功,心行平直是德。自修性是功,自修身是德。善知識,功德須自性內見,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。是以福德與功德別。武帝不識真理,非我祖師有過。

三、佛陀的福德功德說

佛陀: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應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。

佛陀:須菩提!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,行於布施。所謂不住色布施,不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布施。須菩提!

菩薩應如是布施,不住於相。何以故?若菩薩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

佛陀:須菩提!於意云何?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,以用布施。是人所得福德,寧為多不?

須菩提言:甚多。世尊!何以故?是福德,即非福德性。是故如來說福德多。

佛陀:若復有人,於此經中,受持乃至四句偈等,為他人說,其福勝彼。何以故?須菩提!一切諸佛,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皆從此經出。

佛陀:若復有人,於後末世,能受持、讀誦此經,所得功德,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,百分不及一,千萬億分,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。

須菩提!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於後末世,有受持、讀誦此經,所得功德,我若具說者,或有人聞,心則狂亂,狐疑不信。須菩提!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,果報亦不可思議。

佛陀:須菩提!若三千大千世界中,所有諸須彌山王,如是等七寶聚,有人持用布施。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,乃至四句偈等,受持、讀誦,為他人說,於前福德,百分不及一,百千萬億分,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。

佛陀:須菩提!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,持用布施。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菩提心者,持於此經,乃至四句偈等,受持、讀誦,為人演說,其福勝彼。

佛陀說的四句偈

一切有為法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如夢幻泡影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如露亦如電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應作如是觀

若以色見我
以音聲求我
是人行邪道
不能見如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