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性若迷,福何可救? 悟見說故事
在六祖壇經上,就有這麼一段的記載,當時弘忍大師,看到他的弟子們,雖身在寺廟修行,但所作所為都不是真修行,都不是從心地上下工夫,自性仍是和一般凡夫一樣,迷昧不堪。
所以有一天他就召集他的門徒說〔世人生死事大,汝等終日只求福田,不求出離生死苦海。自性若迷,福何可救?〕,由這句話我們來看,當時他的弟子們都是在廟出家,都是我們認為的〔出家人〕,那為什麼五祖老人家,還說他們是跟凡夫一樣,只是在追求有限的福田而已,因為他這些弟子們,未得〔聖道〕,自性仍再迷昧之中,所以五祖老人家,才這樣說他們。
有限的福田,福報總是會有享受盡的一天,就像〔仰箭射虛空,力盡則墜落。〕,是同樣的道理,所以五祖老人家所希望的,就是希望他的弟子,都能從自性上,好好的下工夫,這樣才是真修行,這樣才能解脫生死,只可惜要體悟〔自性〕的真實性,不是一般簡單的事,一定要求〔聖道〕,才能了悟〔自性〕。
奈何在五祖的那個時代裡,〔聖道〕只停留在〔單傳獨授〕的時候,不是一般人所能得的,自古以來就有所謂〔法不傳六耳〕,便是〔得道甚難〕的寫照,
所以五祖弘忍大師,在他一千多位門徒中,只有傳給惠能大師「聖道」,其他人都沒有得道,實在是很可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