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見講綱:天道至尊至貴(求道篇)180316
一、 得道四難道尊貴
古人有所謂得道四難:「人身難得,中華難生,明師難遇,真道難逢。」之語,可見得道之尊貴了;
不然;何以自古以來有那麼多修行人,要拋家捨業,千里訪明師,萬里求口訣呢?
二、多人修辦道尊貴
我們細想,為何有那麼多人修道、辦道?
為什麼引保師,會那麼的苦口婆心,費盡心血來渡化、成全我們呢?
三、天道比皇帝尊貴
古代的聖賢仙佛,如釋迦牟尼佛,不戀王子之貴,甘心捨棄江山,苦修苦煉來度化眾生。
觀世音菩薩,也是不慕公主之榮,寧可受盡折磨而求得其道。
四、古聖賢知道寶貴
孔老夫子為道周遊列國
黃帝軒轅氏為道拜廣成子為師
六祖惠能大師為道拜五祖弘忍大師
神光為道,拜達摩為師。
五、 道是萬物之根原
道是天地萬物之根源與主宰,天地萬物根本來自何處呢?道德經說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」只有道,才是天地萬物之根本;包括人在內,也都是來自於道啊!
清靜經說:「大道無形,生育天地;大道無情,運行日月;大道無名,長養萬物。」
六、 道即是上天老母
聖經也說:「太初有道,道與上帝同在,道即是上帝。」
求道是認母歸根,唯一的路,唯有求道才能回理天見老母,永遠解脫輪迴。
七、道是歷代祖師傳
道,自古到今都有;以前是「單傳」,現在是「普傳」而已。此即是「聖聖相傳」之道統。
道統,最早始於中國,起源於伏羲氏,而後神農、黃帝、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武、周公、孔子、曾子、子思、孟子,如此一脈傳承。
八、大道傳僅六四代
孟子之後道暗轉西方,由佛教應運,傳至二十八代,達摩祖師再回傳中國,稱為「老水還潮」。
至十七代路祖中一,道始普傳;傳至十八代師尊、師母接掌,剛好六十四位,以應易經八八六十四掛之數。
九、大道自古不輕傳
佛經記載佛陀説
佛於多子塔前,分座令迦葉尊者坐,並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,在傳法時說:「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微妙法門,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,今將秘付與汝,無令斷絕。」
十、法不傳六耳道尊貴
自古「法不傳六耳」,都是「暗傳」;如五祖傳六祖,是三更受法,人盡不知,還用袈裟遮圍,不令人見呢!即使,現今傳道也是如此。
十一、道是回天之路
自古有生必有死,肉體活得再久,還是不免一死。如秦始皇、漢武帝,雖求長生藥,還是要死;彭祖活八百多歲,最後還是死啊!
明師一指是道,指出一條回天的路,求道就是求這條超脫生死的路;不知此路者,墜入輪迴受苦。
十二、一指超生不虛假
如道中前賢,死時身軟如棉,冬不挺屍,夏不腐臭,即是得道昇天,最佳證明了。
十三、道是救劫之法舟
劫,來自「共業」;共業,來自人心。當,人心正時,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;人心不正時,災劫便不斷了。
現今社會,人心敗壞,道德淪喪,再加上六萬年來的大清算,所以天災人禍不斷發生。
要如何挽世界化災劫呢?
孟子說「天下溺,援之以道。」要想救劫救世,惟有道之力量,才能喚醒良心,一但人心光明了,天下便無紛爭,人心正了,災劫自然也就平息了。
十四、道是成佛的不二法
佛說:「摸著根者成佛祖,摸不著根者瞎修行。」法分三乘,若不得上乘,終是瞎修行,不能成道!
如六祖未拜五祖前,便已悟道,還須拜五祖,為其授記傳道;由此可見,明師一指之寶貴了。
十五、道可以改造命運
每個人的一生當中,命運都是前世的造作,所謂的,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欲知來世果,今生做者是。種善因得善果,種惡因得惡果。
而命可以改變嗎?可以的,若我們求了道誠心修辦是可以改造命運的,
像我們老前人白水聖帝就是最好的例子,他得了三期的肺癌,因發愿修辦,而活到九十五歲。
邱長春真人由「雙蛇鎖口」餓死相,修到「雙龍吐珠」大富貴相。
十六、道可以消冤解孽
我們求道的人,都能蒙受濟公老師的庇蔭,暫時為我們擋住冤欠的追討;只要趕緊行功了愿,必定能夠將功抵罪、消冤解孽。
現在是三期末劫年,正值大清算時期,所以冤欠討得特別急,若不趕快多行功立德的話,恐怕連老師都擋不住。
十七、道在身上玄關竅
道在何處?這是千古不傳之密,未得明師指授,沒人會知道,如子貢之賢,猶有「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,夫子之言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也。」之嘆。
即使,任你聰明過顏回,不遇明師莫強猜。還是要拜明師,才能知真道在何處。
十八、仙佛印証道尊貴
佛曰:正法眼藏、菩提樹、雙林樹、葫蘆、柳枝淨瓶、靈山塔、不二法門等。
道曰:玄關、靈台、玄牝之門等。
儒曰:至善寶地、黃中、道義之門等。
耶曰:窄門、十字架等。
回曰:回回之地等。
以上所指之地,就是明師一指之處,唯有求道才能知道。
十九、道至尊貴要看重
道能超脫生死,道是天地萬物根源,道能讓九玄七祖超脫生死。
師父引進門,修行在個人。尚須用心體會、真心踐行,方能有所成就。
修道不變初衷,成佛有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