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見講綱: 持齋的意義(持齋篇)2018年修訂版180222
一、持齋修行的重要
濟公老師説
戒殺放生壽命延 慈悲養性可成仙
三世因果經説
今生長壽為何因 前世造橋放生人
今生短命是何因 前世宰豬殺牛人
二、培養聖人心懷
慈悲養性,乃在培養聖人心懷,如此才能成就仙佛,解脫輪迴。
㈠孟子云:〔聞其聲不忍食其肉,見其生不忍見其死〕
㈡商湯網開三面,留給畜生一條生路
《史記·殷本紀》:“湯出,見野張網四面,祝曰:‘自天下四方,皆入吾網。’湯曰:‘嘻,盡之矣!’乃去其三面。”
㈢佛陀說
忘失菩提心,修諸善法,是名魔業。
夫食肉者,斷大悲種;食肉得無量罪,死墮惡道,受無量苦。
三、持齋之真意
㈠身齋:乃指舉止合禮,足涉正當場所,身行合道之事即是身清。
㈡口齋:即是口不出穢言,口不食三厭五葷。
1.不犯口過:惡口、兩舌、綺語、妄語。
2.口不食三厭五葷、煙酒、檳榔,更不可吸毒。
(1)三厭:都是有靈性之物,不可吃。
天厭:飛禽
地厭:走獸
水厭:水族類
(2)五葷:即是蔥、蒜、韭、薤、煙
持齋為何不食五葷?五葷氣味兇險,食之則五臟之元氣,易被沖散,影響身体健康。
蔥傷腎、韭傷肝、蒜傷心、薤傷脾、菸(興蕖)傷肺。
㈢意齋:內心不可有貪嗔痴。
四、持齋不能喝酒
㈠酒會亂性,亦會傷身,性亂則有失修行者之風範,所以酒對修行者來說,應該戒之。
㈡佛陀言:喜歡飲酒者,得三十六失。這三十六條幾忽乎含括一切罪惡,但最重者,死墮地獄,受無量苦,來世為人常愚痴。
五、持齋的好處
㈠能復明本性
人之初,性本善;況且三厭,皆是含靈之物,殺之食之,有失慈悲之心。
觀音菩薩説:
奉勸世人早持齋 人性物性一處來
忍心殺食同胞肉 將心比心實可哀
呂仙祖曰
我肉眾生肉 形殊理不殊
休令閻君斷 自問應何如
㈡持齋能躲劫難
詩曰
千百年來碗裡羹 冤深似海恨難平
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聽屠門夜半聲
玉皇大天尊關聖帝君説
科學理論將對証 不信你們察分明
日後世界將更新 盡留素食持齋人
㈢持齋身體最健康
濟公老師説
雖然清口味清淡 物質清高營養全
不含毒素精神爽 血脈清潔延壽年
血壓不高心臟順 血管不堅不酸肩
㈣持齋者仙佛親近
楞嚴經説
諸眾生求三摩提,當斷世間五種辛食,此五種辛,熟食發淫,生啖嗔恚。 如是世間食辛之人,縱能宣說十二部經,十方天仙嫌其臭穢,咸皆遠離。
㈤持齋可消冤孽債
濟公老師説
大愿抵住前孽債 免得修中擾心田
老師保證爾前債 以後建功漸補填
冤愆不擾好修道 家家又可出大賢
有餘功德報先袓 立愿重要妙難言
㈥符合彌勒佛慈心
彌勒佛,是我們天道弟子的祖師,要效法祖師之慈悲心懷,老祖師修行初發心,就是不食衆生肉,故以慈為姓,我們天道弟子能持齋吃素,正符合彌勒祖師的慈心。
六、結論
院長師兄曰:
滿腹濁氣難上升 自古經典有定評
我們天道,是教人持齋的,我們身為彌勒眷屬,應早日持齋修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