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見講綱:沒求道不能悟道(心法篇)180204
一、不能悟功德法身
六祖壇經上說
韋公曰:「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,帝問云:「朕一生造寺度僧,布施設齋,有何功德?」達摩曰:『實無功德。』弟子未達此理,願和尚為說。」
即曰:「實無功德,勿疑先聖之言,武帝心邪,不知正法,造寺度僧,布施設齋,名為求福,不可將福便為功德,功德在法身中,不在修福。」
二、自性具足即功德
六祖壇經上說
疑問品曰:「見性是功,平等是德;念念無滯,常見本性,真實妙用,名為功德;內心謙下是功,外行於禮是德;
自性建立萬法是功,心體離念是德;不離自性是功,應用無染是德;念念無間是功,心行平直是德;自修性是功,自修身是德;若覓功德法身,但依此作,是真功德。」
三、心性圓融成怫道
濟公老師説
將來的成就,不在道場的大小,也不在佛堂廟宇的多寡,更不在信眾人數的比較,而看修道人,是否真修實煉,護守願戒,無貪無妄,不爭不辯,心性圓融的功夫,去完成自己的使命。
四、人人都可成佛
六祖惠能曰:「惟求作佛,不求餘物。」
五祖又言:「汝是嶺南人,又是獦獠,若為堪作佛?」惠能曰:「人雖有南北,佛性本無南北。」
惠能説:「弟子自心常現智慧,不離自性,就是福田,不知和尚教我做什麼事務?」
五、萬法不離自性
六祖壇經説
惠能三更入室,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,為說金剛經,至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惠能言下大悟,曰:「一切萬法不離自性」。
六、求道才能返故鄉
明師點道詞說
二目要迴光,一點真太陽,
這是真明路,了結返故鄉。
你今得一指,飄飄在天堂,
無有生和死,終日煉神光。
七、求道才能解脫
六祖壇經記載
「各自觀心,自見本性」,「用自真如性,以智慧觀照,於一切法不取不捨,即是見性成佛道。」
「若起正直般若觀照,一剎那間,妄念俱滅,若識自性,一悟即至佛地。」又說:「善知識,智慧觀照,內外明徹,若識本心,即名解脫。」
八、學道常於自性觀
六祖壇經記載
惠能説:「學道常於自性觀,即與諸佛同一類。」機緣品曰:「若能正心,常生智慧,觀照自心,止惡行善,是自開佛之知見。」
九、明師一指真禪定
六祖壇經説
坐禪品曰:「善知識,何名「坐禪」?此法門中無障無礙,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,名為『坐』;內見自性不動,名為『禪』。
善知識,何名『禪定』?外離為禪,內不亂為定。外看著相,內心即即亂;外若離相,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,只為見性思境即亂。
若見諸境心不亂者,是真定也。善知識!外離相即禪,內不亂即是定,外禪內定,是為禪定。」
十、教外別傳在眼藏
詩曰:
教外別傳在眼藏 皈依自性顯奇功
明心見性真明路 直指人心返故宮
屏息諸緣點妙玄 禪宗要義洩真詮
平心行直修功德 認理歸真脫苦淵
真人靜坐述了然 二六時中養性田
但用此心離色相 外禪內定脫塵緣
昌隆法嗣利人天 一貫真傳渡萬緣
頓悟心宗揚妙諦 西來祖意澤坤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