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見講綱:求真道不容易(求道篇)180130
一、得道有四難
古人有所謂得道四難:
「人身難得,中華難生,
明師難遇,真道難逢。」
可見得道之尊貴了;不然;何以自古以來有那麼多修行人,要拋家捨業,千里訪明師,萬里求口訣呢?
二、聖賢仙佛都求道
古代的聖賢仙佛如釋迦牟尼佛不戀王子之貴,甘心捨棄江山,苦修苦煉來度化眾生。
觀世音菩薩也是不慕公主之榮,寧可受盡折磨而求得真道。
孔老夫子拜老子為師求道
黃帝軒轅氏拜廣成子為師
六祖惠能大師拜五祖弘忍大師
神光拜達摩,只求一指躲閻罪。
三、道是聖聖相傳
道,自古到今都有;以前是「單傳」,現在是「普傳」而已。
「聖聖相傳」之道統:
道統,最早始於中國,起源於伏羲氏,而後神農、黃帝、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武、周公、孔子、曾子、子思、孟子,如此一脈傳承;
孟子之後道暗轉西方,由佛教應運,傳至二十八代,達摩祖師再回傳中國,稱為「老水還潮」。至十七代路祖中一,道始普傳;傳至十八代師尊、師母接掌,剛好六十四位,以應易經八八六十四掛之數,道統已圓滿。
以上就是聖聖相傳的道統。
四、道是不輕傳秘寶
佛經典故:佛於多子塔前,分座令迦葉尊者坐,並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,在傳法時說:「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微妙法門,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,今將秘付與汝,無令斷絕。」
五、普渡時還是祕傳
自古「法不傳六耳」,都是「暗傳」;如五祖傳六祖,是三更受法,人盡不知,還用袈裟遮圍,不令人見呢!即使,現今傳道也是如此。
六、明師才能傳道
自古以來,大德者必受命,得天之明命者:天命明師,才有代天傳道之權炳。
七、求道得解脫生死
道是回天之路,得以超生了死。
明師一指是道,指出一條回天的路,求道就是求這條超脫生死的路;不知此路者,墜入輪迴受苦。
八、人生價值脫生死
自古有生必有死,肉體活得再久,還是不免一死。如秦始皇、漢武帝,雖求長生藥,還是要死;彭祖活八百多歲,最後還是死啊!
只是死,要能歸根復命,超脫輪迴,而不是在六道輪迴。
九、此時災刼多
劫,來自「共業」;共業,來自人心。當,人心正時,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;人心不正時,災劫便不斷了。現今社會,人心敗壞,道德淪喪,再加上六萬年來的大清算,所以天災人禍不斷發生。
十、道是救刼救難
孟子說「天下溺,援之以道。」要想救劫救世,惟有道之力量,才能喚醒良心,一但人心光明了,天下便無紛爭,人心正了,災劫自然也就平息了。
十一、道是成佛不二法
佛說:「摸著根者成佛祖,摸不著根者瞎修行。」法分三乘,若不得上乘,終是瞎修行,不能成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