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5-03

法會講題 迴光返照 講授綱要 悟見編整


法會講題   迴光返照   講授綱要   悟見編整

一、何謂迴光返照?

濟公老師說:
修道之人要先了解什麼?先了解自己的心,自己的心是什麼心,要時常去返照,有缺點就要改掉,好的繼續勉勵,不好的去掉他,這叫做迴光返照。

物歸原處,人歸原位→自性。

看到別人不是,趕快迴光返照,眼不見為淨。

二、明師一指回到自性

濟公老師說:
佛性本無差別,你被為師打開那一竅,那就是你生死門戶,流浪生死六萬年,今天找到了,不要再忘記啊!
時常回來這地方,別一直放出去,來此就是要學道,學道就是要學習這顆心,這心修好,是不是一切都好了,因為你的心就是根本,自古聖賢都在找這點。

三、人都有個性命

仙佛慈語

人一叩是什麼?人一叩叫命,是提醒你,你有一個命,你的天命非常的重要,所以你來這裡是提醒你,時時刻刻不要忘了自己的天命、天性,不是叫你來要拜偶像。可是你在叩的時候,你的天命能夠跟上天的真神交流感應,在你的一動一靜之中,你早就做到了禪定。

四、只怕執著的心

濟公老師說:
人生本來就充滿了無數的喜怒哀樂、煩惱雜念,徒啊!咱們不怕念起,只怕那顆執著的心。
有了執著,就不容易察覺煩惱妄想的出處啊!如今藉由三寶心法的修持,便是要讓自己時時刻刻保持明淨,不會輕易被外境所困擾。

五、收心收意念

濟公老師說:
道是理,是良心,是本性,也是靈性,人睜開眼睛看的都是別人多,看到自己較少,所以要迴光返照,照自己本心。
借收心可收意念,反省自己行為過錯是否合乎理?盡看別人不是,才惹下牽纏萬萬煩惱重重,要耐得住性,最怕心髒不是身髒。

六、每天都要反省

濟公老師說:
每一天都需要反省自己,我的過失毛病在哪裡?我是不是講話語言太衝太尖銳,我們要挫其尖銳,你不尖銳就沒有糾紛,『煩惱皆因強出頭』。

七、從根本下功夫

濟公老師說:
為什麼修到最後,心性沒有辦法再提升呢?因為你很少去反省,甚至從來不問自己的內心深處?你的需求、你的根本,你不從根本上去下功夫,以為來佛堂聽聽道理就是修道,心性當然無法提升!

八、要有省思的功夫

濟公老師說:
有過失沒關係,重點是如果不懂得自我反觀,用心省查過失,那就是不應該。
徒兒學道、修道、辦道有那麼堅貞的志願,但若是少了「省思」的功夫,就只算半個修行人。

九、念念自覺

濟公老師說:
一般人的心容易受到牽動,所以要藉著物、相、人來引導,而聖賢不 同,他能自我反省檢討,使良知顯現,所以真修行的人,首先要能夠做到『時時反省,念念自覺』。

十、意守玄關回本心

濟公活佛慈訓:
時時念頭守一,不思善,不思惡,不執著,五字真言時時默念,有空三寶用一用。為師傳給你們的三寶心法,是不是要用來預防盜賊?時時刻刻用三寶,放下人世間的情愛、痛苦、煩惱,債清德立,就漸漸與仙佛接近了。

十一、結論

南海古佛慈訓:
方寸寶地應時時讓它清靜,無塵埃染著,時時迴光返照,照見自家主人。記取無時無刻牢拴意馬念無生。

濟公老師詩曰

三寶心法日常用            
修心煉性復本容          
莫將此寶丟腦後              
辜負上蒼把道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