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4-09

法會講題 發菩提心 講授綱要 悟見編整

法會講題 發菩提心 講授綱要 悟見編整
一、何謂菩提心
師母:菩提心者,統為自性清淨心,此自性清淨心,生佛平等,人人皆俱,不增不減。
發者,發起也,開發也。非觀照不能發起,非觀照不能開悟。
故發心者,即觀照此自性清淨心也。
發菩提心,即是發出佛心,亦是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。
二、找回菩提心?
濟公老師說
每個人都有佛性,這菩提本在你心田,只是你們來到這紅塵濁世迷失了。今天你求道、修道、辦道,你就要修復這菩提心呀,讓這菩提心永住心田,恢復自性之光明,所以菩提心能常住,你就成功啦!
三、都要發菩提心
濟公老師說: 每一個人都要發菩提心,你能夠讓這顆菩提心在風雨當中不搖擺,你能夠讓這菩提心在順逆當中始終如一,那你就成功了。
四、發菩提心的重要
華嚴經說:菩提心,出生一切諸菩薩行,十方三世諸如來,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。
華嚴經說:菩提心是善中之王,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故。
古德說:修行不發菩提心,猶如耕田不播種。
發菩提心是學佛者必修的課程,只要你想成就佛道,就必須虔誠懇切的發菩提心。
發菩提心就是發成佛之心,因為菩提心是成佛的原動力。
五、為何發菩提心?
承蒙天恩,今日能求道,可了脫輪迴之苦,也但願眾生得離苦。
大道得來不易,六萬來來頭一次普渡,˙這元會也只有這一次,但願眾生,都能把握,大道普渡,都能求道,上法船。
體天之心,欲度回九六元靈,效師之行,廣度有緣眾生。
六、慈悲心是菩提心
濟公老師說
你要有一顆慈悲的心,首當就要不與六道眾生結惡緣。今天你說你很慈悲,你有菩提心,你要廣渡眾生,可是自己還在那大口大口的吃肉,那算不算慈悲啊?因此你們得要懷有慈悲心,不要殺生,不要以它命換己命呀,你用他人的性命來換自己延長壽命,這叫慈悲嗎?殺生就會短命。
咱們來講講醫學根據的,當一個動物被宰殺的時候,它起了恐懼之心,就釋放毒素並凝結在它的血液裡,散發在表皮裡,你把它殺了吃進去,那請問那些毒素是留在誰身上?所以為何現在疾病那麼多?都是由濫殺而來啊,為什麼現在災劫會那麼多?都是由殺生而來,因此多懷慈悲心,同樣是飲食,你吃青菜蔬果也一樣可以活命,所以不要執著口福之慾,多懷慈悲心。
七、發菩提心可救眾生
舊雜譬喻經-鸚鵡救火:昔有鸚鵡。飛集他山中。山中百鳥畜獸。轉相重愛不相殘害。
卻後數月大山失火四面皆然。鸚鵡遙見便入水。以羽翅取水飛上空中。以衣毛間水灑之欲滅大火。如是往來。天神言。咄鸚鵡。汝何以癡。千里之火寧為汝兩翅水滅乎。鸚鵡曰。我由知而不滅也。我曾客是山中。山中百鳥畜獸。皆仁善悉為兄弟。我不忍見之耳。
天神感其至意。則雨滅火也。
八、效法仙佛之菩提心
觀世音菩薩—尋聲救苦
彌勒佛—化娑婆世界成蓮花邦(大同世界)
地藏古佛—地獄不空誓不成佛
師尊師母—擔三曹普渡之大任。
※先賢比例:
白水聖帝:立大愿:粉身碎骨愿,來台灣開荒救渡台灣人,犧牲一切。
各單位之前輩:大德真君、至德大帝、文慈菩薩、德慧菩薩、不休息菩薩、、、。
九、天道弟子的菩提心
師母月慧菩薩說
白陽大道奉天承運要普度三曹,收圓九六,正是在實行「同體大悲」之偉大意義!故白陽弟子所追求地並不是小乘法之自了生死,而是真正同證無上道之大收圓!
眾生無邊誓願度為第一願修子學佛實行「同體大悲」,即少數之眾生要度,多數之眾生亦要度,此世之眾生要度,世世之眾生亦要度。
如果以為眾生太多而生退心,或只於一時肯度眾生,則皆非「同體大悲」之菩提心也。
師母月慧菩薩說
煩惱無盡誓願斷乃第二願也。眾生之煩惱痛苦缺陷真是多到無窮無盡!故應發大悲心拔度其苦也。修子必先能斬斷自己之煩惱障,覺悟煩惱皆因執緣認假為真而來。了悟「原來無一物」之諦,則能化煩惱為菩提,進一步成為拔度眾生煩惱之一大事因緣之主人。
師母月慧菩薩說
法門無量誓願學第三願也,眾生無量無邊,而眾生之根機也就無量無邊,因之度生之法門亦需要無量無邊。眾生根機不同,應當「觀機逗教」;觀眾生是甚麼根機,就用適合之法門度他。因眾生之心千千萬萬,故需無量法門,但需切記法乃權宜之門,雖要法法精通,但卻不可執法自障障人!
師母月慧菩薩說
第四願佛道無上誓願成,大乘道位有:三賢、十聖、等覺、妙覺。妙覺就是佛,佛即是原來,故曰佛道無上。亦即真正地完成「同體大悲」,雖然佛道如此高遠無上,但為度眾生,必需發大誓願,不至成佛不止!
十、結論:早發菩提心
師母月慧菩薩說
九六原靈自執緣而迷住凡塵迄今,歷世生生死死,脫骨如山,受苦受災不計其秋矣!
今逢天開文運,諸天神聖應願應命,廣垂登天金梯,到處挽救溺靈。故輪迴不絕之迷子,
若欲早曰解脫輪迴之苦,即應早發本有之菩提妙心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