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-04-30
法會講題 性命雙修 講授綱要 悟見編整
法會講題 性命雙修 講授綱要 悟見編整
一、修道的意義
濟公老師說
相信你們修道已很久了,那麽修道的好處在那裏?爲什麽要修道?
修道的用意,就是能夠增進智慧、提高品德、超凡入聖,故要性命雙修。
二、何謂性命雙修
一般道家的看法:性命雙修,修行分性功與命功兩種,指神形兼修、心身全面修煉。後來演變成只重打坐,不重新性之修持。
上乘說法:修心性:回復本來佛心,明師一指可達。
修命:就是立命,改變命運。
三、修道人要修心性
濟公老師說
古德云:修性了命。故曰:修性的工夫在了命。 何謂了命—了命者必須福慧雙修。
福—功德、福德也。俗雲:福壽雖天生,還是多行陰骘;發達雖命定,亦由肯做工夫。
所以功德有回天之力,陰骘可奪定數之功。故爲善,人知之是爲陽善,爲善,人不知是爲陰德。陽善名歸之,陰德天報之,這是福。
濟公老師又說
慧—慧命世覺也。佛曰:正等正覺,覺能夠解脫因果的牽才。迷反受命運的安排。
故福達到最後就是正業、正命、正語、正精進。慧達到最後就是正見、正定、正念、正思維。
故心正成佛,心邪即魔,慈悲即菩薩。罪惡即是羅剎,菩薩就是由福慧雙收而成的。故修者能夠避禍趨吉。這也是修道的好處及性命雙修的目標。
四、何謂命
濟公老師說
性與命各有不同。先講命,命者命運也。人既然生于世間上,難免都會受到命運的安排,命運的組成是業力所牽,因果所累,五行相生相克,而所産生的吉凶禍福,富貴貧賤,壽夭窮通。
如果五行相生的話,就産生吉、富貴、壽、通。
如果五行相克的話,就産生凶、禍、貧、賤、窮。
五、命運的種類
老師說:命運分有二種
隱形的命運:肉眼雖然看不見,但卻有它的存在,好比災禍疾病。有人說:我以前做了什麽孽,今生要受這麽折磨。俗云:兒是冤家、女是債—壞。生來富貴家、子孝孫賢—好。這是前世做今生報。故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做者是。
顯形的命運:如因言語衝突而起殘殺,因意見不和,而起打鬥,做壞事被關禁、做好事被擁戴,這是現做現報,肉眼看得到的。
六、修道人要知命
濟公老師說
所謂知命—欲無後悔,先修己,各有前因莫羨人。
遇到困難的事情,要心平氣和來應付,如果有厭惡的心情,必定會怨天尤人,
故知命者不怨天,怨天則無志,自知者不尤人,尤人者,則心窮。
七、修道人要立命
濟公老師說
既然知命了就要立命。
所謂立命—孟子曰:夭壽不二,修身以俟之,所以立命也。故天薄吾福,吾厚吾德以迓之。天勞吾形,吾逸吾心以補之。
天厄吾運,吾亨吾道以通之。天苦吾境,吾樂吾種以暢之。
吉凶禍福是天主張,毀譽是人主張,立身行道是我主張。故立命者,是去惡命、造好命。
八、結論
濟公老師談【今後的目標】
所謂有志為立業之根,無欲是成聖之基。
志之所趨,無遠弗屆,雖窮山距海,不能限也。
志之所向,無堅不入,雖銳甲精兵,不能禦也。
今後你們要恆持道心,去完成偉業,堅定意志,了己大願。